2025年全国游泳锦标赛于9月5日至12日在成都闭幕,作为争夺第十五届全运会最后一张“入场券”的战场,我院游泳健儿掀起“重庆旋风”,最终斩获2枚银牌、2枚铜牌、8个前八名。14岁小将赵中漪拿下“最后一张门票”,游泳项目出线运动员达9人,创下重庆游泳项目历届全运会出线人数之最,为即将到来的决赛注入强劲信心!
赛场之上,每一位运动员都是“重庆力量”的代言人:
龚真琦化身“多面手”,在女子200米自由泳中摘银,200米混合泳再夺铜牌,更携手队友在女子4×100米混合泳接力中勇夺银牌,成为团队的“得分王”;

罗名钰在女子100米自由泳中拼下铜牌,并随队出战4×200米自由泳接力,以稳定发挥获得第八名;

新生代力量同样亮眼——14岁的赵中漪在女子800米自由泳、400米混合泳两项中顶住压力、突破自我,成功拿到十五运“入场券”,展现了重庆游泳的“后浪”潜力;

其他运动员亦在各自项目中奋力拼搏,8个前八名的成绩覆盖多个小项,这也是夏训成果的集中检验,更是“以实战促备战”部署的生动注脚!
四重保障筑后盾,同心聚力护征程
优异成绩的背后,是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与多部门协同的“硬核保障”。本次赛事中,四项关键保障工作环环相扣,为运动员“轻装上阵、全力争胜”提供了坚实支撑:
(一)“科学护航”:体能医疗双加持,状态满格战到底
在学院“六位一体”保障体系下,体能教练李彪全程驻队,针对运动员个体差异定制“体能强化方案”,实时监测身体状态,科学调整训练负荷;队医石勇与两位实习按摩医生24小时待命,快速处理训练疲劳与微小伤病,力保每位运动员以“零损耗”状态登上赛场。这份“隐形守护”,是运动员敢于冲击更高目标的底气!

(二)“一线领航”:系领导全程跟队,思想技术双赋能
系主任杨晓静始终坚守赛场一线,既是“后勤部长”更是“心理导师”——她每日走访运动员赛场后台,细致询问饮食、睡眠情况,用“家人般”的关怀缓解赛前压力;与主教练赵宏飞、黄朝升深度复盘每场比赛,从战术细节到心理调节逐一指导;随时随地与运动员谈心交流,让学院“两必谈”贯穿比赛全程。此外,杨晓静主任还积极与前来观赛的运动员家长沟通互动,搭建起家庭与运动队的沟通桥梁。她的陪伴,让团队始终拧成一股绳,为夺取佳绩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!

(三)“督战护航”:纪委领导严要求,纪律作风双过硬
学院纪委书记谭小龙亲临赛场督导,既为运动员加油打气,更以“严管厚爱”为赛事护航。他在现场肯定运动员“状态昂扬、拼劲十足”的表现,更围绕“十五运目标”提出三点要求:一要聚焦短板“查漏补缺”,通过高水平比赛持续提升技战术水平;二要严守赛风赛纪与反兴奋剂红线,以“干净金牌”捍卫重庆体育荣誉;三要学会压力管理,保持规律作息,以最佳身心状态迎接每一场挑战。他的督导,让团队既敢打敢拼又行稳致远!

(四)“殷切关怀”:院长亲临鼓士气,暖心叮嘱催奋进
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孔庆波与学院训练处处长王技铭专程来到赛场,为运动员送上最直接的鼓励——孔院长在比赛后总结讲话强调:“向优秀对手学习才能不断超越,回到训练场更要加倍努力,把每一滴汗水都转化为赛场上的实力!”更贴心叮嘱: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千万别生病,健康归来才能继续战斗!”这份“接地气”的关怀,让运动员们倍感温暖,更添冲锋的勇气!

锚定目标再出发,冲刺十五运誓夺帅
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游泳系全体将士已吹响“决战决胜”的冲锋号——我们将以此次突破为新起点,继续发扬“敢打硬仗、善打胜仗”的拼搏精神,聚焦“奖牌计划”重点运动员个性化训练,以“百分百”的专注提升竞技状态,誓为学院完成“三金五奖”目标贡献游泳力量!
泳池争锋,我们全力以赴;
全运赛场,我们志在必得!